|
5月2号,日本的财务大臣加藤胜信表示,日本可能会把手里的1.13万亿美元的美债当作对抗特朗普关税的杀手锏。 日本一跃而出,东京那边是惊呼不断,华尔街也受到了影响,美债的收益率一下子就冲上去了!可让人惊掉下巴的是,就在48小时后,这位霸气的财长在意大利米兰竟然来了个180度的转变,急忙澄清绝对不会把美债当作谈判的工具。 从亮剑到滑跪,这中间可是一波三折,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啊。曾经的英勇,眼下的无奈,背后到底藏着啥故事呢?其实,是因为一些复杂的局势变化和现实困难,让很多人从高昂的斗志变成了无奈的退缩。咱们得仔细琢磨,这里面的深意可不简单。
«——【·引发全球热议的言论风波·】——» 一句话,能让整个全球金融市场颤三颤。 2025年5月2日,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在东京电视台的节目里说了一句话,立刻吸引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目光。 这位素来以小心翼翼闻名的大佬,竟然放话说,日本可能会把手里的美国国债当成跟美国谈判时的筹码。这可是个大新闻啊。 这番话就像颗猛炸弹,顿时在国际金融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。
仔细琢磨这句话的时机,真是意味深长啊。 就在前不久,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刚从华盛顿回来,跟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进行的第二轮双边关税谈判刚落下帷幕。 加藤胜信在这个时候放出这个信号,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。 这番话之所以特别引人关注,主要是因为数据背后体现的真实实力。 到2025年2月,日本在美国国债上的持有量达到了1.13万亿美元,继续稳坐美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的位置。
这数字差不多占日本GDP的四分之一,真是太可观了,得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产生不小的影响。 中国紧跟其后,手里揸着大约7843亿美元的美债,多加起来,中美俩国合计差不多掌握了将近2万亿美元,这个数额几乎就等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年经济总和,真是个惊人的数字! 在国际金融体系里,美元和美债的关键地位那是毫无疑问的。 关于大规模抛售美债的任何说法,都有可能引起市场的剧烈波动。
日本作为美国的关键盟友,其财政部长提到将美债当作谈判筹码,毫无疑问让华盛顿的神经紧绷起来。 这番话的背后,正是特朗普政府在4月2日推出的全面对等关税政策。 特朗普政府对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加征了24%的关税,同时对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还额外征收了25%的关税。 对于以出口为主的日本经济来说,这简直就是一记重拳。
汽车产业是日本经济的中坚力量,差不多占其对美国出口的28%。 经济分析显示,要是这些关税政策全面上马,恐怕会让日本的GDP减少到0.8个百分点。 对于正在奋力摆脱通缩困扰的日本经济来说,这可真是个大打击。 特朗普一宣布关税政策,国际金融市场立马就掀起了阵阵波澜。 美债市场现在真是炸了锅,3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这三天里涨幅大得跟1982年比都没见过。 直到特朗普说要暂时搁置90天的关税,大伙儿市场才稍微缓和了点儿。 正是在这种风雨飘摇的情形下,加藤胜信提出了美债王牌的观点。
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把这次表态称作罕见的露齿威胁,觉得这动摇了日本在美债问题上一直以来的低调姿态,显示出日本精英与美国交往时越来越自信。 不过,金融市场的老手们对这番表态的效果还是保持了谨慎的态度。 毕竟,卖掉美债这种狠招,不光会对美国造成影响,对日本自己的经济利益也会有伤害。 可不能否认,加藤胜信这话已经把一个明确的信号传递给华盛顿:日本可不是什么都没有反击的办法。
«——【·滑跪式撤回的48小时·】——» 戏剧性的一幕在48小时后揭幕。 5月4号,加藤胜信在意大利米兰出席第28届东盟与中日韩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,意外地变了立场。 这位两天前还说可以把美债当做谈判工具的财长,这会儿却清楚说明日本不会把卖美国国债当作谈判手段。 这一下子真是转了个一百八十度,简直是外交场合中的一个大翻跟头。
加藤胜信想给自己之前的话做个解释,说他其实是在回应一个具体的问题:日本能否向美国保证不会随意卖出美债。 他还再次强调,日本持有美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流动性充足,方便进行外汇交易,从而维护本国货币的稳定。 这种前后不一致的说法立马引来了大家的质疑。 东京大学公共政策大学院的教授铃木一人直言不讳,对财长的举动表示难以理解。 他觉得,美国国债确实是在和美国谈判时的一张好牌,虽然不好随便用,但这么快就收回话,明显是削弱了日本的谈判优势。
里昂证券的首席日本策略师尼古拉斯·史密斯则直言不讳地将这个事件形容成一场街头打斗。 在他眼里,许诺不动用自己最厉害的武器,真的让人觉得既天真又失策。 在战略上,威慑最重要的是要展现你的实力,而不是去动真格的。 瑞穗证券东京的首席策略师大森翔树表示,日本将美债和关税谈判放在同一个语境中,已经撬动了潘多拉魔盒。 即使将来翻供,市场早已察觉到这番可能性,投资者的风险评估也会因此有所不同。
美国媒体认为,要是日本真开始大规模地抛售美债,那美国的利率肯定会被抬高,这样一来,预算赤字的融资就更困难了,同时也会给买房的朋友和企业借款的家伙带来不少压力。 可这招也可能给日本自己带来不少风险呀,比如债券价值跌了,还有可能把货币市场搞得乱七八糟的。 历史上,日本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教训。 大约30年前,桥本龙太郎当时的首相曾说过,如果日元一直起伏不定,日本可能会卖掉美债去买黄金。因为市场反应实在太激烈了,他很快就收回了这番话,表示自己被误解了。
历史好像又在重复,但现在的国际金融环境和30年前相比,那可真是天差地别。 如今全球化深度发展,金融市场紧密相连,任何关于大规模抛售美债的言论都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市场震荡。 这可能是加藤胜信迅速改变态度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«——【·美日谈判背后的较量·】——» 表面上看那些言论热闹非凡,实际上却掩盖了美日贸易谈判里头的复杂角力。 自从特朗普政府决定对日本出口加征关税后,俩国家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谈判。 尽管特朗普暂时搁置了大部分关税90天,但10%的基础关税和25%的汽车关税还是照常生效,给日本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。 4月中旬,日本的谈判代表赤泽亮在白宫同特朗普进行了大约50分钟的交流。 会后,特朗普表示取得了不小的进展,不过具体的细节他没提。 据日媒的说法,美方对降低汽车、钢铁和铝的关税态度不太积极,双方在重要问题上的分歧依旧很明显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加藤胜信提到美债这张王牌,可能是想为日本在谈判中增加一些筹码。 可毕竟,美债能不能成真成为实用的谈判工具,还有不少限制呢。 从理论上讲,日本作为美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,确实握有一些话语权。 野村证券的策略师松泽尚树指出,这可是谈判中的杀手锏呢。 不过在实际操作里,打这张牌的花费可能比想象的要高得多。
抛售美债会对日本自身带来不小的伤害。 要是一旦大规模抛售开始,全球金融市场肯定会遭到猛烈冲击,把日本手里留着的美债价值打压下来,这可真是自找麻烦。 抛售美债可能会引发美元贬值,日元却反而升值,这可就和日本想刺激经济的目标背道而驰。 日本一直盼着适度贬值日元,来提高出口和刺激国内经济。 如果日元大幅升值,那可真是要命了,出口竞争力会遭受重创,经济困境也会更加严重。
美国那帮金融专家觉得,这事儿不太适合大家公开讨论,算是比较严肃的策略。 就单单是威胁可能就会对美国国债市场产生影响,不过理智的日本财政官员可不会做出那些伤害自己经济的决定。 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,地缘政治的考量也是限制日本选择的重要因素。 日本自民党高层清楚地表示,干脆别去有意出售美国国债。 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忠实的伙伴,日本得好好照顾安全联盟等更广泛的战略关系。
加藤胜信的发言跟自民党的官方立场有些不一致,这显示出日本决策层对特朗普政策的应对上存在不同看法。 日本心里是希望用强硬点的态度来护住自己的经济利益,可又不想因为贸易的问题把跟美国的整体关系搞坏了。 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,美债核选项更像是一种象征性的威慑,实际上日本并没真打算拿这个当成工具。 这也解释了加藤胜信的快速改变——他试探性地释放了一些信号,结果反响太大,立马就转回了温和的态度。
|